欢迎您访问红山区人民检察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 > 学习动态 > 正文

【两学一做·每天一课】党政干部要学柳青的“三个融入”精神

来源:红山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2018-08-10 10:59:00


“柳青完全农民化了。矮瘦的身材,黧黑的脸膛,和关中农民一样,剃了光头,冬天戴毡帽,夏天戴草帽。他穿的是对襟袄、中式裤、纳底布鞋。站在关中庄稼人堆里,谁能分辨出他竟是个作家呢?”这是人民日报记者在《在人民中生根——记作家柳青》中给柳青的素描。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像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十分贴切地道出了柳青的“农民化”。  


 

柳青常对人说:“永远不要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特别是一个作家。”他说,他长期住在农村,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不失去这种感觉;一个作家丧失了普通群众对外部世界的感觉,要想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情绪,是不大可能的。


 

友人曾这样评价柳青:“在他身上,有一种坚强、明确、锲而不舍的精神,那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和学习。”柳青在皇甫村的十四年,经常阅读毛泽东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美学著作。他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上画满了红线和眉批;他钻研《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书上满是密密的红色圈点。正是由于他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理解,才使其信仰无比坚定,跟劳动人民融入在一起。


 

党政干部学柳青,首先就要学习他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真正把道理弄明白。柳青曾对当时的长安县委办公室主任谈论党政干部的学习之道,他说:“你们搞党政工作的,不光要学习中央文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也应该看几本马列的书。此外,还应学学心理学,以便掌握群众的心理,做好工作。也应该看一点文艺作品,这样,观察生活就敏锐了、深刻了,语言也丰富了,讲话就生动了,群众也爱听了。”


 

柳青曾说:“我这个人就是遵照两条:客观规律要求我的,党性原则要求我的。”他在这方面的彻底和纯粹之处在于,在尊重马克思主义揭示出的客观规律和遵守党性原则面前没有“自留地”。也正因如此,柳青才能做到义无反顾地到皇甫去,到劳动人民中间去。


 

党政干部学柳青,也要学习他引领人民,带领人民一道前进。柳青主张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政治工作要做在经济工作之中。比如,建立合作社后,首先要努力发展生产,粮食多了,就会增加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农民的觉悟提高了,反过来又会促进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这些思想充满了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取得实效。


 

言传身教,是柳青教育人民、引领人民一道前进的重要方式。柳青有一个“卖羊索缰”的故事。皇甫村党支部书记王家斌(即《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原型)要买柳青养的一只奶羊,柳青仍按半年前买羊的价钱卖给他,可当王家斌拉羊走出家门的时候,柳青却追出来索要羊缰绳和笼头,说卖的只是羊,没卖缰绳和笼头。王家斌很不满意,柳青就严肃地对他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打交道经济手续一定要清楚,要不然你今天沾我的光,明天沾他的光,将来会出事的,根本就当不了好干部。”


 

《创业史》第一部的稿费16065元,柳青一分不留,全部捐给王曲公社建农械厂。他认为,作家应过简朴的生活。这种生活培养出来的感情和作家创作劳动的感情,以及作家要唤起读者的感情,才是一致的。奢侈生活,必然断送作家,败坏作家感情和情绪,使作家成为言行不符的家伙,写出矫揉造作的虚伪作品。看来,接地气是需要一些精神的,接地气,到劳动人民中间去,是要舍名弃利的,而非以之钓名博利。


 

自觉融入、甘于融入、严格融入,柳青的融入精神无疑是值得党政干部思考终身的。

上一篇:【两学一做·每天一课】重担犹需硬肩膀
下一篇:【两学一做·每天一课】年轻干部要练好“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