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山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2018-06-15 15:17: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小成在智,大成在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律、修身慎行、怀德自重,切实把谨慎做人、谨慎做事、谨慎用权作为基本功来修炼,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初为先
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道防线。明代《松窗梦语》中有一则“新鞋溅泥”的故事,哲学家王廷相乘轿进城,路遇大雨,轿夫穿着新鞋,便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之中,便不复顾惜,随意而踏了。王廷相感慨道,居身之道也是这样,如果一失足,就无所不至了。“第一次”是“关口”,也是“缺口”,守不住“第一次”,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必然导致原则一松再松,底线一放再放,落入“一次守不住、次次都让步”的怪圈,最终贻害终身。因此,在底线问题上,决不能有“只此一回,下不为例”的侥幸,谨记唯有慎初、方能善终,应切实抓早抓小,扎紧自我约束的篱笆。
慎独为贵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品质难能可贵,不是难在利益取舍,而是难在信念觉悟。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办公区域之外的空间,绝对不是不受监督的任性辖区,而应是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的自律地带。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越需要领导干部慎独,在心中自架“高压线”、自套“紧箍咒”,如此方能“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慎微为要
重小处、重细行、重微末,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尚书》有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为官清廉,离任后发现自己带回了天竺山的两片玲珑山石,遂写诗追悔己过:“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小事小节如同一面镜子,反衬人品、反照素质、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最能见原则、见党性、见本质。只有时刻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慎小慎微,才能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慎德为本
慎德要求党员干部在道德上要品行高、过得硬。《易经》中讲道:“君子以慎德,积小以成高大”,把讲道德、有修为看作为官做人的基本素养。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慎法为基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是做人做事不可触碰的红线。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遵守宪法和法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必须时时对宪法和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无视党纪国法,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最终被绳之以法,不仅自毁前程,还损害了单位声誉,毁掉了家庭,代价十分沉重。这些惨痛的教训,警示广大领导干部要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主动扣好法治这粒扣子。